近幾年國內外吹起一陣大腦神經科學的熱潮,上學期有機會聽曾志朗教授的演講,對於國內外大腦科學的整個研究起源、方向、內容,有了一點點皮毛的初步了解。加上進修時,上到有關女性主義的課程時,老師也提供了一些大腦科學對教養男女孩的研究,於是寒假時找了些資料,藉機整理一下常聽到的想法。 
 

所謂「第一個孩子照書養」真是一點兒都沒錯。為了不讓旺仔「怨歎」他娘沒有好好教育他,所以從懷孕時就努力的看書。不過,這次再看有關大腦科學的介紹,似乎和之前的一些想法有些衝突: 

《男女的教養是不是該一樣?》
 

先前在談到「性別平等教育」(註一)時,我總覺得:應該教育一個「中性」的小孩,男生和女生應該是要「一樣」的。不過,在看洪蘭翻譯的「男女教養大不同」一書之後,她提出大腦科學針對不同性別的個案進行研究,認為男孩與女孩的不同,可能是來自於大腦發展的根本不同。例如:顏色的喜好上,因為視神經的不同,男生偏好藍色、棕色,女生偏好紅色、粉色,這是大腦造成。又例如:女生的聽覺比男生要好(怪不得旺爸常常有聽沒有懂)、男生因為腦神經的分佈因此對於「動態」的玩具比較有興趣(例如:玩具車、球類、運動…),女生則偏好靜態的活動(玩洋娃娃、拌家家酒…)。諸如此類的問題,旺媽以前總認為:讓旺仔偶爾也穿穿紅色衣服、多看看書、玩小玩偶、看書…可以「平衡一下」,以前總覺得為什麼男生上課都像身上長蟲一樣坐不住,後來看了書之後,決定這學期多排一些「動手操作」的課程,讓男生可以從做中學。看了這本書之後,可以發掘小朋友的「傾向」,適時引導,其實還不錯哦! 


註一:現在以「性別平等」取代「兩性平等」一辭,因為社會上並不只是存在「兩種性別」,為了尊重其他「跨性別」(認為自己是女性的男性或反之)的多元族群,因此不講『兩性』平等。
 


《到底我們的大腦被開發了多少?》

 之前看很多親職的書,還聽過一場潛能開發的演講,都說人的腦力開發其實不到10%,洪蘭的「大腦的主張」一書,還有曾志朗的演講對於這個說法都十分馭斥(果然是夫妻,一個鼻孔出氣),因為在大腦科學的研究中,透過大腦在進行各種活動時的電腦顯影可以發現:大腦的運作是全面的,並不是只有10%或更少的部分在運作。不過,人的潛能開發和腦神經的鍵結有關,最重要的是根據「用進廢退」的功能。大腦針對人所受的刺激、環境加以反應,連結所需、所用到的神經鍵結,腦細胞不會增生,但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透過練習而熟練,如果久未練習,可能就會遺忘或生疏。看了洪蘭的書,讓旺媽釋懷了些,先前有些書會說「三歲定終身」,讓旺媽為了是否留職停薪當個全職媽媽煩惱不已,雖然某些技能的學習是有關鍵期的(稍後說明),但大腦的開發其實是一輩子的事,太早給孩子接受太多刺激,也可能造成過量的「訊息負荷」,未必是件好事。 

《贏在起跑點?到底起跑點在哪?》
 

很多書,甚至托兒所都會打著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」的名號,讓父母甘心為孩子的學習花大把銀子,但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研究顯示,小朋友的學習敏感期如下:
 

1.        母語的學習必須越早越好,嬰兒的第一年具有辨識各種語言音節的能力,過了第一年就失去這種當「世界公民」的能力了。而母語的學習,目前有個案顯示六歲之前都是關鍵期,太晚學習可能造成無法言語的問題。  

2.        第二語言的學習沒有所謂的敏感期(即關鍵期),曾有學者認為12歲之前是學第二語言的關鍵,但大腦科學中發現沒有任何兩個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,大腦的處理區塊是相同的。也就是說,每個人學習第二語言的機制不同,因此學習第二語言與個人的學習年齡無關,但與個人使用該語言的精純度有關。   

3.        學習音樂、技術(如運動、舞蹈)是有關鍵期的,但不同的技術有不同的敏感期,目前並無定論,但一般認為是在青春期之前。  

 由此可知,語言的學習主要應該是「用」的問題,而想讓孩子當音樂家的父母,要記得12歲前就要讓小孩學音樂。

 《結論:給孩子什麼最好:親情!》  

過年前商業週刊出了一集報導「丹麥教育」,它的標題是:沒有成績單的教育,他們不選模範生,不給制式的成績單(小學),希望每個人找到自己,跟自己賽跑。整個社會制度的完善,讓每個人真的是「老有所終、幼有所養、壯有所用」,讓旺媽看了真想移民…(當然只能做做夢
~~ 

話說回來,無論如何,我覺得小孩真的需要愛,有愛的環境才能讓他有自信;有父母的關愛,才是他做任何學習的後盾,而且我們國內的教育環境很「奇特」(不知道可不可以申請列入世界前幾大奇觀?),旺媽覺得父母的想法會影響孩子很大、很深,也會造就不同的孩子,總之,大家真的要「自立自強」啊!(這兩天又在搞
12年國教…什麼飛機啊??配套在哪啊??如果害我們家阿旺變白老鼠,我一定去給它綁白布條…)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